众所周知,河南省是我国耐火材料大省,其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已居全国前列。境内耐火原材料企业有1400余家,规上企业800余家,从业人员约25万,2021年产量超2100万吨。
围绕着科研与基础产业优势,打造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结合《河南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濮阳市和洛阳市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
在濮阳市,依托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助郑州产业与技术优势,建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及国家检验检测中心,持续攻关钢铁行业功能型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促其快速成长为中国耐火材料龙头企业和濮阳首家上市公司;
洛阳市,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耐火材料研究院中钢洛耐院以及中钢洛耐科技、洛阳利尔等龙头企业、同时也有如洛阳盛铁、科创新材料、洛阳大洋等一批优秀企业,产业规模约80亿元。 在早前召开的耐火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提出,鼓励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持续提升产业绿色化水平,以创建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为重要抓手,推动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构建企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以创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为重要抓手,实施关键岗位“机器换人”;加快推进技术改造,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
从这些地方支持政策来看,结合当地的产业优势,打造优秀的产业集群,也是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相关的耐火材料企业也需要结合企业的优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